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王茹 摄影报道)2018年5月7日,这一天对于周伟民、唐玲玲两位海南大学教授而言,乃至对整个海南而言,都是值得记录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周伟民、唐玲玲夫妻俩所著的《海南通史》前五卷包括“先秦至五代十国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民国卷”两百余万字的著作经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二人耗时30年的心血终于“面世”,从此,海南人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拥有海南人专属的“海南记忆”。
周伟民和唐玲玲夫妻俩的合影
《海南通史》的诞生是“天时地利人和”
说起编撰《海南通史》的初衷,周伟民打开了“话匣子”,对这段距今已有31年的回忆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周伟民告诉记者,一切的缘分都源于1988年建省初期,当时他和夫人唐玲玲从华中师范大学被聘为专家来到海南,1989年便开始了《海南通史》编撰之路。但这只是助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风,究竟是什么让当时已年过半百的他们仍斗志满满?周伟民说,对于海南的历史,他在来琼之前就有所关注,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关于海南历史的记载非常有限,国际社会上较为认可的讲述海南历史的书籍还不是我们国人所著。“1942年出版的《海南岛史》由日本学者小叶田淳所著,但是这本书是为当时侵略海南岛而服务。”周伟民说。著述的出发点决定了这部书的价值,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这一点是不能容忍的。
周伟民教授收集材料
撰著《海南通史》除了是“心之所向”,更是因为“伯乐遇知音”。“1987年我们还在华中师范大学任教时,史学大师章开沅、张舜徽就说过海南的历史记载非常有限,希望我们到海南后可以把握机会好好研究一下海南的历史。”周伟民说,他们夫妻二人的专业都是中国古典文学,虽说文史不分家,但从文学转史学也需要一定时间精力,更何况是事关海南历史这样庞大的一个工程。巧的是,当时海南首任省委书记许世杰也同样倡议撰写海南史书,对周伟民、唐玲玲两位教授的研究海南历史之举大力支持。在“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之下,1989年,周伟民与唐玲玲的这条长达近30年之久的海南历史研究撰著之路开始了。
“打飞的”收集材料 国外图书馆一“泡”就是一个多月
虽然结果很“完美”,但过程却也不免“血泪”。 “由于相关正史史料的匮乏,我们的田野调查开展和地方文献中政史材料的搜集都显得极其吃力,就说地方文献材料的搜集,要搜集族谱、家谱,要整理海南地方文献,要到农村去搜集资料,还要去往外省甚至出境去搜集。”周伟民说。整理海南地方文献,光是地方志就有七十多种。为了写好《海南通史》,周伟民和夫人唐玲玲先后做了二十多个学术研究专题,记录下的文字远不止这出版的两百多万字。在周伟民与唐玲玲教授的工作室,记者看到,光是族谱、家谱的资料就摞起了两座高山,二十多个专题的资料也像长排火车般摆放着,地方制的影印资料也堆满了书柜,可即使堆叠如山,提到哪本族谱,周伟民还是能清楚的记得它的存放位置,快速找出。
周伟民教授搜集的家谱族谱资料
这些材料光是整理就已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别说这些材料“得来全得费工夫”。为了搜集材料,周伟民不惜花高价买入族谱、家谱;为了获得地方志资料,他和夫人飞到北京、上海的图书馆去影印资料;为研究宋子文,他们不顾舟车劳顿飞往美国在斯坦福大学待了一个多月,查阅了足足有62箱的资料。
周伟民教授搜集的族谱资料
开展田野调查17载 收获“32颗石子、13片树叶”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把历史写“活”,周伟民与夫人唐玲玲广泛开展田野调查,田野调查法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这便是田野调查。
回想起田野调查的那些日子,一些难以忘怀的时刻又“跳”出周伟民的记忆。周伟民告诉记者,深入黎区开展田野调查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光是道路崎岖不通这一问题,就着实让二人受了不少“苦”。“九九年我们去昌江王下乡开展田野调查,在那待了17天,初进乡里,当时道路不通,道路两旁一边是可以走的硬土,一边是不能走的软土,车子要是走到了软土上,就会翻下去,当时我们坐拖拉机进乡,前面有一家四口也开着拖拉机,结果一不小心就翻下去了,丧命于此。”还有一次经历也让他记忆深刻。周伟民介绍,当时他们去白沙县南开乡的高峰村开展田野调查,回程时了解到因高山雷区不能原路返回,只能涉水穿过南渡江源头处一条条溪流才能到白沙南开乡乡镇府。如何形容这段返回之路?“就是32颗石子和13片树叶。”周伟民说。当时他想要记住究竟穿过多少条溪流才能到达目的地,可当地人告诉他,这样一条条的记一定会记乱,可以过完一条溪流捡一颗小石子,就这样,周伟民捡了足足32颗小石子,紧接着快到萌芽村时,水深不可测,县政府便派一辆大卡车跨越溪流,由于人在车上不能拾小石子,于是车子穿过一道溪流便扯一片树叶,这13片树叶就是穿过13条河流的见证。“说起来还很感谢那里的村民,当时水深至半腰处,唐玲玲有所不便,是几个黎族妇女轮流背着她过河的。”周伟民感慨道。这32颗石子、13片树叶,整整45条溪流,都见证了周伟民与夫人严谨治学、渴求真知的学风涵养。
唐玲玲教授正在研学
据周伟民介绍,在研究海南历史30年的时间里,进行田野调查的时间就占17年。在进行田野调查的日子里,他们深入一个村庄一待就是半个多月,食宿条件自是无需多说,周伟民回忆,有一次田野调查时去到一个村里,刚开始村里人不太理解他们是来做什么的,晚上就让他们在一个破庙里睡。“半夜里外面野兽的声音吓得我俩一个晚上都睡不着,生怕野兽破门而入。”周伟民说。还有一次,他们也是去一个村里进行田野调查,村里人拿出了最好的吃食接待他俩。“他们村里独特的做法做出的鱼茶,一打开坛子也说不清是什么味道,唐玲玲一口都吃不了,全给我吃,我硬着头皮,只好把那吃完,那个味道现在都还记得。”周伟民笑着说。
由于唐玲玲腿脚不便,周伟民每日都骑着电动车载唐玲玲“穿梭”家与研究室之间,三轮车便是他们的交通工具。
后记:
在闲聊中,记者得知两位教授已值耄耋之年,周伟民教授已86岁高龄,唐玲玲教授也已高龄84岁,但每日仍会风雨无阻的去海大图书馆工作室,看书、研究、写作,在校道上,周伟民教授骑着三轮电动车载着唐玲玲教授的身影已经是海南大学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周伟民及唐玲玲教授正在编撰《海南简史》以及《更路簿丛书》。唐玲玲告诉记者,之所以想要出一本《海南简史》,是因为《海南通史》六卷270多万字对于部分人而言可能过于学术、过于冗长,希望通过精简成20万字左右的精华这一方式,让更多人有兴趣来了解海南的历史,更加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到海南历史研究的行列,共同挖掘海南“从前”的魅力。
周伟民及唐玲玲教授身体力行着何为“最美奋斗者”,用30年只为一个作品的热情诠释着何为“不忘初心”,用每日风雨无阻前往研究室的坚持践行着何为“始终如一”。毋庸置疑,生命的厚度从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精神的高度,周伟民及唐玲玲教授用行动谱写出了最美“芳华”。
【责任编辑:王雅婷】
【内容审核:邓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