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调查|今年海南槟榔收购价格为何“疯涨”? 业内人士、专家这样说

2020-08-18 18:07 椰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李兴民 摄影报道)受多种因素刺激,自今年七月上旬开始,海南槟榔生果已有少量上市,从最初的5元/斤,价格迅速攀升至16元/斤。虽然近期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达到每斤在12~14.5元。对此,槟榔业内人士提醒 ,今年槟榔价格受内地资本运作,一些外地老板租槟榔园现象增多,加上生果产量有所减少等因素叠加,导致海南槟榔价格刚上市就在高价位运行,应谨慎投资,防止造成新的亏损。

我省槟榔种植面积已超过160万亩

众所周知,槟榔是一种原生于马来半岛的典型热带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具有抗风、抗寒等特点,经济寿命较长,一般管理水平下,槟榔干产量可超过6000kg/h㎡,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海南属于热带地区,种植槟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栽培历史超过1500年,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代表着中国槟榔生产的总体情况。目前,国内槟榔传统食用消费市场发展势头强劲,年产值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市场销量仍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槟榔又位居中国四大南药之首,其药用和保健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具有良好的杀虫、消积、利水、除湿、截疟等功效。随着槟榔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开发,其作为副食品的消费数量也在快速增长。综合来看,海南槟榔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海南全岛均可种植,且产量高,品质优,市场价格好,农民种植积极性十分高涨。

据统计,截至2018年,我省槟榔种植面积已超过160万亩,槟榔青果产量达到27.22万吨,是我省热带特色农业的代表性产业之一。

今年槟榔收购价格出现“不可思议”

自2013年起,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开始实施槟榔烘干绿色改造项目,将一批环保、先进、价格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的设备推荐给槟榔加工户。2017年12月,海南省出台《关于加强槟榔加工行业污染防治的意见》,进一步通过绿色改造推动槟榔产业做大做强,并在定安 、万宁、琼海等主产区设立节能环保型槟榔烘烤技术与设备示范基地,推广应用环保技术与设备,引导槟榔加工产业规模化、聚集化发展,全面禁止槟榔土法熏烤。目前海南槟榔鲜果初加工有农户加工与企业加工,并逐步发展为企业初加工为主,初加工主要分布在万宁市、琼海市、陵水县、定安县、屯昌县等市县。

王长发是琼中收购加工槟榔的大老板之一,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七八年,可对今年海南的槟榔收购价格,他用得最多一个词是“不可思议”。他告诉记者,三亚、乐东、陵水槟榔是我省最早成熟的地区,从七月中旬开始,就有人大量收购,水涨船高,海南的槟榔价格最高达到每斤16元以上,让很多老板“望尘莫及”,不敢收购。

说到今年槟榔收购价格,万宁槟榔协会会长陈辉龙说,“价格太好了,达到历史新高。”

不少初加工行业对市场信心爆棚

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整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海南槟榔产业逆势上扬,表现出强劲的市场信心和超高的市场预期。那么,今年海南槟榔为何会出现“不可思议”,价格疯涨呢?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面的采访。

万宁槟榔协会会长陈辉龙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今年槟榔收购季提前近20天,槟榔生果下树量小,导致市场收购价快速走高。其原因主要是今年以来,受外地资本推动,槟榔园的包园价格不断攀升,每株槟榔承包价格达到50至80元。

朱楷华是海南多元槟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一直致力于槟榔全产业链的研究。对于今年海南槟榔产业发展,他表示,今年行情突涨,主要是部分深加工企业调整了原材料采购方式,与各大初加工企业签约的意愿较强,释放了比较强烈的生果采购意愿。其次是槟榔生果的第一手需求方是海南的初加工厂,需求旺盛说明初加工厂对干果市场有着超高的预期。再是原材料刚性需求体量较大,供应方面对需求端的预期普遍看好。更主要的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初加工行业对市场信心爆棚,形成了超高预期 ,即使在目前没有任何一家深加工企业开始收购槟榔干果的情况下,生果收购商和初加工厂为了抢夺生果资源,不断提价收购生果,形成当前“不可思议”的生果交易市场局面。

警惕槟榔收购赌徒式惯性思维

万宁市槟榔和热作产业局提供的报告显示,2019年,万宁市槟榔鲜果产量预计为14万吨,同比2018年全年12.46万吨的鲜果产量预计增加12.36%,预计槟榔种植人均收入约4200元,同比减少41.9%。但从2019年全市槟榔生产销售的情况来看,槟榔价格波动较大、下滑比较严重的一年,由于受槟榔致癌风波影响,槟榔市场消费规模下降,槟榔加工企业干果存货较多,导致槟榔市场供大于求,槟榔价格大幅度下滑。一段时间槟榔鲜果收购价约2.5元/斤,远低于往年同期8.7元/斤。

朱楷华提醒,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生果下树量比较小,少数初加工厂的开工拉高生果市场价格,导致当前价格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供需状况;生果大果和小果分类销售更为明显,大果价格比小果高5元/斤以上,这是今年出现的新特征,目前市场对大果(19粒/斤以下)的需求量比较大,表明市场对黑果原材料需求普遍看好;再是生果质量不如往年同期的好,价格越高,萝卜快了不洗泥,质量却表现很差。

陈辉龙担忧,今年收购价格的上涨,以4.5斤生果加工1斤白果来计算,生果每斤15元,加工1斤白果的原料价格合计达到67.5元。目前在各大深加工厂没有正式开始收购并且尚未明确干果价格的情况下,槟榔生果价格已经被推高到15元/斤,算上加工成本,干果成本已然突破每斤70元以上。这是初加工环节多年来的赌徒式的惯性思维,很容易造成企业的亏损。

陈在辉是万宁一家槟榔加工厂的老板,他对今年槟榔收购价格出现的疯涨,他称槟榔干果价格与槟榔生果价格是紧密相关的,初加工厂收购生果加工成干果销售,老板是在有预期利润的情况下进行操作的,然而行业内一直存在干果价格与生果价格倒挂的现象,尤其是今年这种情况,无疑增大了加工方的风险。他在接受商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个价格,我是不敢碰的。”

槟榔产业未来仍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说,纵观海南槟榔产业这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海南槟榔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消费市场也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而且海南槟榔产业的发展整体是健康的、平稳的、持续的增长。但也存在偶发性的价格波动,导致槟榔鲜果价格短暂性下跌。经查证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到负面炒作新闻的影响,譬如夸大传言“嚼食槟榔致癌”,导致短暂性的市场恐慌;二是个别企业偶尔大量囤积,操控市场,扰乱价格,导致槟榔市价产生较大的波动。

朱楷华表示,目前生果价格的飙高,是对初加工户和深加工厂商双方不利的局面,合理的原材料价格才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良性发展的根本。

海南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设计研究所所长吉建邦认为,科研人员要建立槟榔学,加强基础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开展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科学认识槟榔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槟榔种植和加工产业都能得到健康发展,进一步助力海南热带农业经济发展。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槟榔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各类矿物质,槟榔的果、种子、皮、花均可入药,槟榔的药用价值开发仍有很大空间,需要专家和企业研发团队共同努力。虽然目前我省槟榔产业出现黄化病,经过研究,我省槟榔黄化主要由植原体和病毒2种病原单独或共同侵染造成,对槟榔危害大、造成损失重。由于植原体和病毒引起的黄化症状非常相似,需要结合室内分子检测手段进行确诊,“由于海南省对槟榔产业的高度重视,在研究与投入方面不断加大力度,目前我们已经研究出槟榔黄化植原体可视化快速检测技术,实验室内3个小时可完成检测,下一步也将研发能够用于田间地头的试纸或测试剂,帮助农民对症下药。”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专家表示,相信随着新增面积投产、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海南槟榔产业未来仍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张美儿】

【内容审核:曾  琪】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