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龙被艺术大展13日起举办 展出精品龙被41件

2020-11-13 10:28 椰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符雄助 通讯员 刘瑾)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了解到,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海南省博物馆承办的海南龙被艺术大展将于11月13日—12月13日在省博物馆举办。

龙被是黎锦中的精品,由单幅或多幅带有织绣图案的黎锦联缀而成的幕帐,黎族民间用于宗教祭祀与婚丧嫁娶,集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之大成,堪称黎锦技艺巅峰之作。

展览共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渊源”围绕龙被如何从两汉“广幅布”发展到明清“龙被”;第二部分“形制”围绕龙被在黎族主要有“大被”和“龙被”等分类法;第三部分“纹饰”围绕“大被”以人纹、蟒蛇纹为主体纹样,“龙被”则以象征皇权的龙凤纹与吉祥图案为主;第四部分“工艺”围绕龙被运用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技艺流程;第五部分“传承”,围绕近年来龙被技艺的传承、复制工程的进行。作为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的龙被艺术大展,对于海南自贸港建设及其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意义重大。

为了让广大观众了解龙被的历史和未来,《百卉千华锦上添花——海南龙被艺术大展》共征集全省各级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中心、民营企业和藏家及传承人的龙被信息85件,遴选展出精品龙被41件,拟通过全面展示,让广大观众观赏龙被的艺术风采,更好地研究龙被的发展方向,为技艺持有者、龙被研究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是海南历史上第一次较为全面的龙被艺术大展。 

2005年9月,“黎族织贝精品—龙被”“黎族麻纺织工艺”“缬染工艺”与“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同时列入了我省公布的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申报的“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更名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2009年10月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2012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我省调整规范了2005年起公布的前四批省级非遗名录,“黎族织贝精品—龙被” “缬染工艺”“双面绣技艺”等5个项目调整规范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这一大项中。

此外,11月12日下午,在省博物馆多功能厅已举办龙被技艺保护发展专家座谈会,来自北就服装学院等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传承人代表等30余人参加,围绕龙被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探讨龙被技艺的传承、发展等问题。

此次展览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南省民族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三亚民俗博物馆、三亚非遗中心、白沙黎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博物馆协办。

【责任编辑:周小妹】

【内容审核:李文君】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