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拜拜,“美团黄”接盘!你剩的余额、套餐该咋办?

2020-12-16 18:09 椰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魏铭纬 摄影报道)一觉醒来,世间再无摩拜单车。12月14日,摩拜微信小程序公布,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于2020年12月14日晚23时59分停止服务和运营。其账号余额、套餐权益在美团APP可使用。消息一出,共享单车再次站在风口。

ofo曾掀起的共享经济仍在城市的角落中熠熠生辉,在它所铺就的道路上,共享单车的“骑行”轨迹也在继续延伸,谁也不知道它的终点是什么样子。

ofo单车在海口市区内已经踪迹难寻,但市民小杨依然难以忘记那抹惊艳的“黄色”。

2020年12月16日,冷空气降临在“椰城”多日,凛冽的寒风下,早起赶车上班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小杨拥有一辆电动车代步,从家到公司只需二十分钟左右,相对于等公交车的其他人来说要方便一些。但在三年前,这份方便是由共享单车提供的。

2017年2月17日,ofo进入海口,迅速引起关注。事实上,当时ofo的投放在国内市场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创始人兼CEO戴威以“共享经济+智能硬件,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理念,使其大受欢迎,被亲切称为“小黄车”。

三年前,也是一个寒冷的清晨,小杨在某个街巷里找到了一辆“小黄车”。权衡一番后,他交了99元押金开了锁,沿着堵车严重的国兴大道,很快便骑到了公司。“那时觉得真方便,一小时内只收一元,几乎成为上下班首选。”小杨说。

快兔出行的“小绿车”是最早投放在海口的共享单车,ofo与摩拜的“小橙”也紧随其后,同时落户。而在“三色”之争中,快兔单车最先退出了市场。

和ofo平分江湖的摩拜单车有诸多优点,全铝车身显得更为坚固、厚实,使用的实心轮胎也让骑行者感到稳重和放心。因此在ofo几乎绝迹于街头时,摩拜单车依然成批堆放在一起,不难寻找,也很少损坏。更重要的是,其时尚的造型实在抢眼,尽管最初投放时押金为299元,依然有不少人愿意扫码解锁。

一小时内一元的收费模式并不贵,押金承诺可退,因此受众的意见并不大。然而,无数押金和好评托起单车的“共享主义”和“便捷主义”,一朝创业失败,最终买单的还是广大普通用户。

大众忘记ofo需要多久?

自2018年爆发退押金风波以来,已经两年过去了,大部分人快要遗忘了手机里还有ofo这款软件。就算偶尔从微信公众号里见到推送的信息,突然想起还有押金没退,也只是看着8位数的排队人数缓慢减少,别无他法。

在摩拜公布停运消息的四天前,ofo又一次登上热搜。12月10日,有媒体报道,针对“小黄车”退押金问题,两名清华学子接力状告ofo,均“倒赔”400元诉讼费。另一方面,当天退费人数显示有16595549人,比61天前少了2828人,平均每天少了46人左右。

“以每天少46名排队人数的速度消化现有排队人数存量,按天计算还需要360772天,按年计算为988年。”报道称,煎熬程度甚至超过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

如今在海口街头,已经很难寻到“小黄车”的身影,好不容易见到一辆,也是孤零零被遗弃在一隅,无人骑行无人回收,连车锁都已锈迹斑斑,无法开启。

再看ofo微信公众号,这个曾经聚集上千万用户的公众号,几乎已经和“共享单车”再无关系。最近一条推送发布于4月22日,题目是《Hi,小鹿有货一直等您来》,内容是第三方商城折扣活动。现在新关注微信公众号的用户,还会收到一条“红包年卡0元试用,免费骑车还能赚钱”的消息,但点击链接,出来的页面却显示“活动已结束”。

新用户也无法开锁骑行,在微信公众号注册时,等待60秒再也收不到注册验证码。

创业伊始就被捧上风光舞台的ofo,最终却平庸落幕,这个号称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企业,连押金难题都无法解决。当然,这些消息除了短暂激起过水花,在汹涌的互联网大潮里也没有留下太多痕迹。

或许是早有准备,摩拜虽然“倒下”,但背靠着美团的资源和平台优势,它又以另一种形式“活着”。

有媒体报道,早在今年1月,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发布内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团APP,摩拜单车将成为美团LBS(基于位置的服务)平台单车事业部。摩拜单车成为美团单车的前身。

摩拜单车的出局引发了大猜想,有ofo的前车之鉴,摩拜单车的用户主要问题都集中于原有套餐、余额以及押金会不会受影响。而经营管理者改变了,街头的共享单车该何去何从,也引发了争议。

面对争议,美团单车团队发布的致用户的一封信称,目前摩拜单车已接入美团App,原有摩拜单车用户可选择使用摩拜账号登录美团,原有账号余额、骑行套餐等相关权益仍可使用。对于需要退套餐、余额以及押金的用户,可以进入美团app“客服中心”,联系人工客服申请退款。

美团方面也表示,这种更名和切换入口不是一刀切式,而是逐渐的过程。今年5月,美团单车大量投放在海口,相应的,旧的摩拜单车并没有报废处理,而是经过维修后继续提供骑行,“椰城”既有“美团黄”,也有“摩拜橙”。

12月16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在海口街头随机走访发现,多条街道不时还能见到摩拜单车,车身完好。只不过用摩拜app扫码开锁时,提示须用美团app才能解锁。

此次宣布告别的摩拜单车显然没有步ofo后尘,海口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摩拜单车退出历史舞台上,但是原来的套餐可以继续使用,押金也能退,我很满意。”

2017年,共享单车最初入局海南时,有“黄、绿、橙”三色,当年下半年,哈啰单车加入竞争。2018年,滴滴整合原“小蓝单车”,把青桔单车带进公众视野。一片“厮杀”之后,海口三大共享单车只剩下哈啰单车、青桔单车和美团单车,倒下的共享单车企业中,ofo的身影尤其刺眼。

有理性的声音曾指出,ofo的原罪在于挪用押金,认为“押金本质上是属于用户的,不属于企业,企业没有权力使用这笔资金。”

2017年,《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明确写道:“企业对用户收取押金、预付资金的,应严格区分企业自有资金和用户押金、预付资金,在企业注册地开立用户押金、预付资金专用账户,实施专款专用,接受交通、金融等主管部门监管,防控用户资金风险。”

有人说,如果ofo一开始就践行这一规定,也不会有后面的风波。ofo没有及时对押金做好监管,并且自行挪用了押金,是一切问题源头。

押金这个事情,无论如何都是共享单车用户心中的一个坎。后来的单车企业显然考虑到了这一点,无论是滴滴出行、哈啰的背后资本阿里巴巴,或是美团,都以信用分为标准为用户提供免押金的权利。

稳定了用户,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较量是互相涨价,这是提高营收的最直接方式。2019年3月,滴滴旗下的青桔单车将起步价调整为15分钟1元,率先打响涨价第一枪,每超过15分钟加0.5元,骑行1小时花费2.5元。随后,美团、哈啰也加入涨价大潮,其中哈啰更是一年涨价两次。这也意味着共享单车“1元1小时”时代一去不复返。

站在ofo的视角来看,一场失败的创业,会使许多问题在舆论场中共同搅动,最终变得面目可憎。共享单车,它们会有结局吗?会有怎样的结局?

不同的人,对共享单车的看法也不尽相同。ofo和摩拜倒下了,但共享单车还在继续向前“骑行”,它们给后来的创业者和消费者上了最后一课,我们是否都能从中学到点东西呢?

【责任编辑:黎晓帆】

【内容审核:符 坚】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