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柴彦明 谢佳宁 摄影报道)3月26日,海南省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湾高速公路通车仪式在保亭举行,省政府副省长、秘书长倪强出席并宣布通车。
据悉,此次实现通车的为山海高速五指山至保亭段,将于今日17时正式开放通行。
山海高速公路作为海南省“十三五”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县县通高速”项目,路线全长55.865公里,连接了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湾三个地区。
记者了解到,山海高速公路是海南省“十三五”重点投资建设项目,“县县通高速”项目。项目建成通车后,从五指山可快速到达海棠湾,增强海口、三亚等中心城市对海南中南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山海高速公路项目路线全长55.865公里,起点位于五指山市冲山镇,顺接G9811中线高速的五指山连接线,终点位于三亚市海棠区,与G98环岛高速在藤桥东河北侧交叉。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全线连接线5条,特大桥2座、大桥22座、中桥10座、天桥6座、隧道5座、互通式立交7处、涵洞通道149道、服务区1处,桥隧比为34.43%。项目概算总投资55.77亿元。项目面临地形复杂、地材短缺、高温酷暑等重重困难,特别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多个台风及连续强降雨耽误工期4个多月。项目参建单位不畏艰难,主动担当,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保亭至海棠湾段于2020年12月底建成通车,如期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确保全线提前建成通车。
项目大力推广四新技术,开展微创新,引入全自动多臂凿岩车、自行式移动栈桥等设备,创建“智慧工地”,实时监测试验数据、空气质量和声环境质量。“海南第一隧”,五指山特长隧道创造性采取“短进尺、强支护”技术方法,在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使隧道比计划提前7个月贯通。
山海高速公路穿越海南中部生态敏感区,建设者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行“无痕化”绿色施工,最大限度节约集约使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项目创造性使用混凝土砂石分离泥浆压滤设备等环保设备。首次实现海南高速公路建设全线碎石自采供应,自采石料230多万立方,节约造价约1.15亿元。
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邓小刚表示,五指山至保亭至海棠湾高速公路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十三五”期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县县通高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一条高速公路,是海南省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沿线各族群众多年以来翘首以盼的民心工程。项目建成通车后,对完善海南省高速公路网总体布局,进一步巩固沿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促进大三亚经济圈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责任编辑:张美儿】
【内容审核:孟秀莹】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