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千里祭英烈 万宁为15名烈士墓碑镶嵌上彩色瓷像

2021-04-01 14:15 椰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许文玉 通讯员 胡开元)提水、擦拭、清扫、贴瓷像……4月1日,广西匠止、南山、靖西、那坡烈士陵园15座烈士墓碑镶嵌上了崭新的彩色瓷像,墓碑上的字也被金色油漆重新描绘一新。至此,万宁市武装部、万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海南大学历时6个多月的寻亲、收集、制作和为烈士墓碑镶嵌瓷像任务终于完成。从此,前来祭扫英烈的人们不仅能从墓碑上简单的文字认识英烈,更能通过照片清楚地知道英烈们长什么模样。

据悉,完成此次任务的正是“寻亲”队伍之中——万宁市武装部工作人员、海南大学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黄海宁和通信工程学院副书记王茂钢。去年,黄海宁等人发现部分海南籍烈士墓碑上只有简单的文字介绍,未镶嵌照片,于是产生了为烈士墓碑镶嵌瓷像的想法。一次“寻亲”活动也随之展开,黄海宁与万宁市武装部、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一起去看望烈士家属,寻找到15位烈士遗照,虽然都是黑白照,但通过技术手段,他们把遗照做成了彩色瓷像,镶嵌在墓碑上,让后人缅怀时可以清楚看到英烈们的模样。

据了解,在广西烈士陵园的琼籍烈士分布在全省15个市县,其中万宁市牺牲烈士最多,共有15人。这些烈士都是在边境作战中牺牲的官兵,牺牲时年龄多为20岁左右。这些烈士的名字是吴少光、林德云、许宇胜、符树彪、黄太吉、李铭初、李有文、吴庆俊、张明清、黄亚二、官宏春、文关清、祝毓飞、梁振法、符石春等。

清明节前,万宁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不组织聚集性祭扫纪念活动。为了完成15名烈士亲属在墓碑上镶嵌彩色瓷像的愿望,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倡议开展网上祭扫、志愿者代替祭扫活动,依托社会志愿者代替烈士亲属完成祭扫和贴瓷像等心愿。

烈士亲属得知这项活动后,表示非常支持网上祭扫活动。符国强说,“因疫情防控需要,大家都能理解,我们主要是想与烈士‘团圆’一下,希望完成大家的心愿后,志愿者能从墓碑边带回一抔泥土,让我们与他好好‘团聚’。”

在烈士陵园,翠柏环绕,青山连绵,一块块墓碑整齐排列。志愿者林东三和卓龙师小心翼翼地用抹布把墓碑上的灰尘刷去,向烈士深深地三鞠躬,手拿油性笔,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在烈士墓碑的碑文上描摹,红色的五角星和黄色的“xxx烈士”字样格外醒目。“这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一种精神的洗礼,我们希望这次志愿服务活动能够进一步营造缅怀英烈、守护英烈的浓烈氛围。”志愿者林东三说。

“照片贴上去以后,我的眼泪就叭嗒叭嗒往下掉。现在终于把照片贴好了,之前我承诺过必须按时完成万宁15名烈士贴瓷像这件事,因为这样我才对得起这些牺牲的战友。”黄海宁在墓碑边说。

一块墓碑,一段往事,一串印记,诠释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名参加为烈士墓碑嵌上彩色瓷像工作的志愿者介绍,当时贴上烈士瓷像后就通过手机视频连线到烈士亲属,亲属们既感到意外也很震惊,当看到陵园内墓碑上英烈的青春容颜,烈士吴庆俊的亲属吴庆雄在手机那头传来感慨多年的心愿终于完成。”

“过去几年,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祭扫活动数十场,每一场都泪流满面。我一直在思考,为烈士祭扫的过程中,我们还在寻找什么?当看到在手机屏幕前痛哭的烈属,我逐渐明白,我们寻找的不仅是‘团圆’,更是一份甘愿舍弃小家甚至生命的信仰。”武装部政委周健深情地说。

 

【责任编辑:王雅婷】

【内容审核:孙令卫】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