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云洞图书馆正式开放!可提前7天预约,每日预约限400人

2021-04-12 10:06 椰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王辉 柯育超 摄影报道)2021年4月12日,备受瞩目的海口云洞图书馆正式落成。这座三维浇筑一体成型的白色混凝土建筑,被英国《泰晤士报》称为“2021年最期待建成的建筑作品”,她将成为海口市的新地标,为海口带来更亲民、更人性化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从4月13日开始,海口云洞图书馆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其将以预约体验制的方式向公众免费开放,每日限额400名读者进馆体验阅读(4月12日下午6时开启预约通道)。作为一个自带流量的网红图书馆,预约制限流是保证公众拥有良好阅读体验的前提。

据了解,云洞图书馆位于海口世纪公园音乐广场西北侧,其内部由两部分组成,多样的空间功能充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其中阅读空间900平方米,约一万册人文艺术类图书供大众免费阅读,图书主要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社会科学、艺术等等门类,并精选出较经典、较有代表性的版本。在这里,无尽的人类知识与碧海晴空遥相呼应,阅读者穿梭在无尽的洞,忘记自然与城市的边界,感受思维的无限,此外还包含咖啡厅、阅读区和屋顶露台;作为公共休息区的驿站约500平方米,包含自然采光通风的公共卫生间和淋浴间、饮水区和自行车停靠区。

云洞图书馆将成为兼具图书馆和滨海步道驿站功能的公共空间,人们可在其中阅读、休闲、看海,周边还可以举行中型的户外演出。而在未来,云洞图书馆还会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学术、文艺活动。邀请各路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来访,与海口的文艺青年深度交流。

造型是有机的呼吸口

据介绍,云洞图书馆这座美得让人心动的“岛上之岛”采用自由曲面造型,卷曲的混凝土墙体,既是有机形态的建筑结构,也是连接不同空间的纽带,墙、地、天花板融成一体;内外合一,形成多个半室外空间和平台。通过多个具有“呼吸感”的孔洞及半室外空间的设计,使其成为一处“无边界的宇宙空间”。建筑里外充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玻璃幕墙、天窗、室内藏书壁龛、座位等,像极了大自然中随处可见的“洞”:黑洞、漩涡、珊瑚、沙洞……它们是有机的呼吸口,实现自然通风的同时也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一个个孔洞为空间创造了一种既熟悉又神秘的复杂的抽象层次感,或明或暗、似近还远。在这里,孔洞成为了戏剧的边框,让建筑与自然的边界逐渐消隐,人望大海,天空看你,互相成就,互相欣赏。

“一气呵成的卷曲混凝土墙体,形成了建筑的无规则自由曲线造型。墙体既是有机形态的建筑结构,也是连接不同空间的纽带:墙面、楼板,室内,室外…互为表里,内外合一。结构形态形成的多个半室外空间和平台,游走在陆地与海洋之间,成为人们享受、亲近自然的最佳场所。”设计单位MAD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马岩松说。

云洞图书馆是“海口·海边的驿站” 大型国际公共艺术项目中首个落成的高标准驿站,未来海口将总共落成16个兼具艺术性与服务性的地标性公共驿站。16个驿站中,7个分布在海口湾片区,9个分布在江东新区,共计覆盖长达32公里的绵长海岸线,彼此以“自然·共生·未来”为理念,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出一道城市国际化风景线。云洞图书馆的落成,也昭示着海口一次新的文化启航。

海旅集团董事长助力陈佩福告诉记者:“作为‘海口·海边的驿站’项目的业主单位,海旅集团将坚决扛起市属国企责任担当,全体上下勠力同心,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每个驿站打造成海口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传世之作,使之成为海口一张标志性名片。目前‘海口·海边的驿站’项目中在建的是6号驿站‘天空之山’,后续也将在海口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融合来自国际国内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创作者的艺术智慧,汇聚智识创造,成为一个持续生长的创作磁场和体验平台。”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孟秀莹】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