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海南省农业产业发展如何布局?快来了解→

2021-07-29 16:27 椰网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柯育超 实习生 邱惠颖)7月29日上午10时,《海南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召开。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规划》是我省“十四五”谋划的24个重点规划之一,由省农村农业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有助于建设高质量高标准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会上,有记者问道,本次发布的《规划》有哪些亮点,未来海南省农业产业发展如何布局?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罗东表示,此次发布的《规划》是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以来,首个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规划。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行稳致远的前提和基础。按照省政府要求,规划编制过程中将目标、平台、项目、政策、改革、机制、督查考核等“七个要件”统筹考虑,既重目标、也重落实,既重农业、也重农村,既重物质投入、也重人的提升,以更好地促进我省乡村全面振兴。具体来说,有四个特点:

一是在规划思路上,做到“四个融入”。即融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自由贸易港定位,突出种业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业对外开放、农民共同富裕,明确了“一中心三区”的战略定位,即着力打造全球热带农业中心、乡村振兴样板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村深化改革试验区等。

二是在目标设置上,注重“四个对标”。与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国家下达的硬任务、全国平均水平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行对标,确保底线目标全面完成,力争在农民收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业绿色发展等指标上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努力赶超全国水平,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收入比等指标上继续保持领先。

三是在任务安排上,突出“五大平台”。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国家南繁硅谷、打好种业翻身仗等国家战略,规划建设南繁科技城、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等五大平台,体现海南担当,做出海南贡献。尤其在种业领域,落实中央深改委会议精神,制定我省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构建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基地保障、种业科技创新、现代种业产业、种业政策制度和种业监管治理等六大体系,把南繁硅谷打造成全国种业创新高地。

四是在规划推进上,强化“两个注重”。一个是注重任务工程化、项目化。按照“任务+项目清单”模式,设立1个目标类专栏和8个工程类专栏。另一个注重制度机制集成创新。将海南自贸港“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流动”“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政策在农业农村领域落实落地,为规划目标如期实现提供保障。

而对于未来海南省农业产业的发展布局,罗东坦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品种布局上,主要立足海南热带农业特色优势,突出高质量发展方向,保供给、强素质、促融合,打造高质高效的热带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聚焦粮食、生猪、种业、渔业、天然橡胶、槟榔、椰子、热带水果、特色经作、特色畜禽、常年蔬菜、冬季瓜菜等12大产业,明确了优势区域布局,通过推动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自贸港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在区域布局上,主要是“两极引领、东西加速、中部跟进、轴带串联”。其中,率先引领区,包括北部海澄文定增长极和南部大三亚增长极;重点推进区,包括东部外向精品片区和西部融合提升片区;加快跟进区,包括五指山、白沙、琼中等市县,该区域是全省生态屏障。轴带串联,以环岛铁路与高速公路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为依托,发挥海口、三亚、儋州和琼海等大中城市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以沿线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产业小镇、美丽乡村等为节点,构建全省农产品加工物流集聚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带。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曾   琪】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