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李兴民 摄影报道)根据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三年级到六年级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生作业控制在90分钟以内。9月5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在“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第一个周末,走访多位中小学学生及家长,他们均表示作业量不大,不用督促就可轻松完成。
据记者走访了解,“双减”政策落地有声,我省多数中小学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课后服务等多举措,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家长:孩子普遍表示作业量不大
9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美舍河君尧新村临时公园里,看到不少家长和中小学生在一起玩耍,其乐融融。
就读十中初一的苏同学表示,新学期第一个周末,学校老师布置的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等科目作业量很小,很多同学在学校里就可轻松完成。
“我有6门作业,但是量都不大,两个小时就可以写完。”海口七中初二学生符同学说道。
在海口市文明东朝霞公园里,有不少小学生聚集在此休闲玩耍。据了解,他们有的是跟着爷爷来的,有的是同学之间结伴而来,还有的是和父母一起来的。
今年上小学三年级的王同学称,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很小,只要上课好好听,写作业完全没压力。
苏同学的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小学还是初中,孩子年龄都还小,应该多留一些业余时间给孩子,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读书,只要学校、家长强调好上课45分钟‘不走神’,学习效果应该不会差。”
记者随后走访海口多所学校发现,大部分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但仍有少部分小学为低年级学生布置书面作业,但是量不大。三至六年级学生则普遍表示语数英三科均有作业。
教师:高效的课堂是最重要的
“‘双减’政策落地,校外学科辅导班没了,学生课业负担轻了,家长经济重负减了。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建立高效课堂对全体教师提出了要求,只有任务过关的课堂才能过好‘双减’关。”海口四中张老师这样说。
琼山七小相关负责人表示,毕竟过去很多学生是被动上的培训班,有的是家长逼迫的,有的是老师要求的,学生内心不愿意,即使上补习课效果也不大。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其对“双减”举双手赞成。同时他从一个老师的角度,对家长和学生们提出几点建议:首先一定要抓住在校学习的有效时间,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堂上,高效的课堂是最重要的。其次要加强家校联系,主要是孩子在校的情况,监护人要随时和老师保持联系,要清楚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再是新学期老师要优化备课质量、提高课堂品质是促进学生多样化全面发展的保证。
海口美苑小学叶老师认为:“‘双减’之后,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应坚持‘减总量、提质量、优设计、重指导’原则,应减的是机械、无效的抄抄写写,努力做到低年级学生不把书包带回家,高年级学生不把作业带回家,应结合少先队员的认知水平及能力特点,搭建多种形式的课后活动平台,如小主持人、礼仪队等,通过参与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也有不少高年级的家长担心孩子会“掉队”,一旦成绩跟不上,将来就会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
专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
陈军是一位在一线教育工作岗位上奋斗了三十多年的党员教师,曾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对教育工作特别热爱。陈军称,海南省落实“双减”工作之后,将大大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让这些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从事体育锻炼,去根据自己的爱好发展。过去有不少学生身体素质太差,站在太阳下一个小时就会晕倒,一长跑就气喘吁吁,现在“双减”后,多余的时间可以放手让孩子去读课外书,去校外研学,去社会实践,让孩子更像一个孩子。对于家长来说,不仅可以减轻家庭的教育支出,而且还给家长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加强课堂教学质量、作业的管理以及课后的服务等方面成为重中之重,也是“双减”之后学校教学质量提质增效的关键。
陈军认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真正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人人追求“有好学上”的今天,尤其是公立学校在教育方面,要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不仅要培养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在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都要达到全面发展。
此外,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海南提高政治站位,履行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教育部有关要求,把“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当前,海南各市县党委已经将“双减”工作纳入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年度重点任务,并成立了“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推进工作落实。
【责任编辑:庄华敏】
【内容审核:林春森】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