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全媒体 椰网/海拔手机端记者 史若木 文/图
讲本地红色故事,固本强基筑堡垒,民心齐了;
强村庄基础设施,建水电气路五网,生活便了;
成立红色娘子军,专业队伍管卫生,环境好了;
闲置土地再利用,化整为零抓专业,腰包鼓了……
5月27日下午,“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省全媒体采访团来到三亚市美丽乡村——崖州区梅西村,感受村庄的美、产业的兴、村民的富。
固本强基筑堡垒 民心齐
“用本地语言,将本村红色故事,讲给本村人听。”孙照安是梅西村委会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据他介绍,这是该村开展的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目的是让村民了解村里的革命先烈,知道革命先烈们为了信仰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村民更加有民族自豪感,并坚定村民沿着先辈的足迹建设好本村的信心和决心。
梅西村是梅山革命老区之一。革命战争年代,孙令生、孙有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被捕后在狱中英勇就义;孙家仁(后改名孙已任)投笔从戎,曾任琼崖纵队司令员冯白驹将军秘书;赵大统曾任抗日南征队副队长,被称为“独胆双枪英雄”传奇人物。
从1937年初梅山成立中国共产党支部委员会,领导全乡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到1950年5月海南岛解放,梅西村参加党的地下工作者23人,堡垒户4户,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诗。
“同是同村人,先辈们能为了革命牺牲一切,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为村里的建设做贡献。”在听取村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后,村民们纷纷表示。
这只是梅西村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该村通过区委宣传部、支部书记等“红色”师资力量为党员、村民上党课,丰富党史学习内容,达到固本强基筑堡垒,心灵美、民心齐的效果。
建水电气路五网 生活便
“以前村里是泥土路,夏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沾满裤脚,坑坑洼洼容易摔跤。”孙照安回忆改造前的村庄,不只是村道,村里没有接上自来水、没有安装天然气、没有接通互联网。
但如今,村里主干道换上了沥青路,村里的支路铺上了水泥;家家户户接上了自来水、安装上了天然气、还接上了互联网。村里主干道两边,房屋整齐林立;围墙里,茂密的树上挂满芒果、黄皮,五颜六色的鲜花在风中摇曳,向外界传递着这里的美好生活。
据孙照安介绍,崖州区政府投入了4000万对梅西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用于五网建设、植树绿化、污水共治、建设文化舞台和户外健身活动场,实现了电力、通信网络、数字化电视全面质盖,全村村道全部硬化,天然气管道覆盖全村,村民生活更加便利。
“感谢政府帮我们修了房屋前的围墙。”王振德说,他家的房屋受益于美丽乡村改造,修上了弧形的白围墙。在此之前,王振德家是没有围墙的,家门口就变成了公共场合。而修上围墙后,王振德在围墙里种上了树和花草,让家里的环境更漂亮、更生态了。
这并不是个例,梅西村房屋围墙改造共有5549㎡;还新建191盏照明路灯、5955米的雨水管沟、1个公共厕所、1座垃圾收集屋,让村民的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架起了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专业队伍管卫生 环境好
美丽乡村,第一个字就是美。怎么体现?村民心灵美是美,基础设施齐全也是美,村庄环境更是美。
“以前村民对环境卫生不太重视。”黄巧是梅西村“红色娘子军”的一员,比如村民会随意倒生活垃圾、玩具满地都是、衣服东一件西一件、鞋子随地放……
为此,梅西村成立“红色娘子军”,由7人组成,定期去到村民家里检查卫生,还要告诉村民鞋子、衣服归类放在一起,孩子玩过的玩具不能洒落一地,要收起来固定放在一个地方;家里的地要扫;厕所的角落、厨房的角落要清理……
此外,梅西村还挂出“红黑榜”,每月公示。“如果村民家里比较乱,就要提醒他收拾,回访时还是乱的话,就会挂在‘黑榜’上;检查时村民家里都是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就会挂在‘红榜’上。”黄巧说。
据了解,年底统计时,全年都出现在“红榜”上的家庭,会得到300元以内的奖励,奖品包括电饭锅等家庭用品。在“红黑榜”的作用下,村民自觉维护家里环境卫生,每天出门务工前扫地收拾东西,已成了村民的默契。
化零为整抓产业 腰包鼓
美丽乡村的美,还得美在实处,即村民富。
“以前村里有一些零散的闲置土地,怪可惜的。”朱智滨是梅西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据他介绍,为了改善村民生活,梅西村化零为整,将闲置的270亩土地租给企业,其中120亩是火龙果基地、150亩是哈密瓜基地。
朱智滨给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租出去种植火龙果的地,每亩租金3000元;租出去种植哈密瓜的地,每亩租金2100元,合算起来就是67.5万元,这些钱都进入村民的腰包。
另外,村民还可以在基地务工干活,得到收入的同时,还离家近。“有16名村民每月固定在火龙果基地干活,每月有固定工资4000元加提成,一个月最高可得5000元。”朱智滨说,火龙果采摘季,去基地干活的人更多,按天结算工资,最多每天可有200多元。哈密瓜采摘季也是这样。这样一来,土地化零为整取得了双重效应。
除了发展产业,梅西村部分村民还将自家闲置的房屋租给候鸟老人,根据自家房屋情况,每月收取1200元左右的租金,这也成为村民的一项收入。
据了解,2021年,梅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19万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业、养殖业、房屋出租及外出务工,年人均纯收入19650元。
【责任编辑:蒋 杰】
【内容审核:李文君】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