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永久性禁售槟榔!全面禁售槟榔,该下决心了!

2022-09-20 16:26 央视网综合
全文播报

浙江义乌市监局:

永久性禁售槟榔。

9月15日,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的便利店老板徐先生(化姓)称,

从槟榔经销商处进货后,

当日下午在微信群里收到通知:

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求商家下架店内槟榔,

不得销售。

徐先生透露,

由于36岁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去世,

近期到店购买槟榔的顾客比平时少。

“平时我们这买槟榔比较多的

是一些喜欢抽烟的年轻小伙子,

大家看到那个新闻可能会有点担心。”

9月19日下午,

某知名槟榔品牌在义乌市的经销商表示,

前几日有多家商户向其询问有关槟榔下架的消息,

但他们一直未接到有关部门的上述通知。

“9月14日公司说暂缓进货,

但没想到是这么严重。

如果商家有槟榔卖不掉,

我们也会过去帮他收货的。”

省、市监局:通知属实   

对此,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

浙江省内的食品经营者不得销售食品包装和标签标识的槟榔制品。

该通知基本是永久性的,

并非短期下架。

目前先引导商户对槟榔进行下架处理。

如果之后商家存在销售槟榔的行为,

相关部门会对此进行处罚。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

2020年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

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

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缺乏依据。

从今年9月初开始,

浙江省下发有关通知,

禁止槟榔作为食品销售。

  槟榔监管政策逐渐推进   

近年来,

我国的槟榔监管政策

逐渐推进且趋于严格。

2017年,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将槟榔果列入了一级致癌物。

2019年,

湖南省槟榔食品行业协会要求,

湖南所有槟榔生产企业,

从该年3月7日起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

2020年,

最新版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

取消了“食用槟榔”的类别。

2021年9月17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

从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

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珍爱健康,远离槟榔   

早在2003年,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槟榔列入“黑名单”,

为一级致癌物。

槟榔纤维粗糙,

长期嚼槟榔会造成黏膜、牙齿损伤。

其所含的生物碱能直接杀死细胞,

进而造成口腔损伤。

因此,

长期咀嚼槟榔对口腔是“双重打击”。

相关专家表示,

近年的临床调研发现,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年龄集中在20—30岁,

均有嚼食槟榔的习惯。

湖南因盛产槟榔,

口腔癌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省份。

由于槟榔中含有槟榔碱,

这是一种类似尼古丁的物质,

会使人成瘾、产生快感,

一旦开始往往难以戒除,

久而久之,

口腔黏膜发生病变

甚至发展成口腔癌、咽喉癌等。

随着相关政策逐渐推进,

槟榔广告、槟榔销售将受到严格监管。

珍爱生命,

远离槟榔。

全面禁售槟榔,该下决心了!

年仅36岁的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刚刚去世,生前,他向世人发出了 “珍惜生命,远离槟榔”的泣血衷告。这起悲剧再一次将槟榔致癌的问题推上了舆论场的风口浪尖。

目前,从浙江义乌传出的市场消息称,商家已经被要求全面下架、禁售槟榔。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浙江省是从今年9月初开始下发有关通知,禁止槟榔作为食品销售。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也正在落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禁止销售槟榔的要求。终于,监管部门要对槟榔这颗“恶魔毒果”亮剑了。

要明确,槟榔不是什么零食,是有着高度成瘾性的一级致癌物。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一级致癌物清单中,槟榔居然占了3席——槟榔果,含烟草的槟榔块,不含烟草的槟榔块。槟榔作为致癌物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健康危害,湖南是槟榔的生产、消费大省,口腔癌的患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以上,早在2017年就被列入湖南男性癌症死亡前10位。一篇《槟榔王国中的“割脸人”》曾这样描述因为槟榔而罹患口腔癌的患者的惨状:他们被割掉舌头,他们被切去牙床,狰狞的手术伤疤撕裂了他们的脸庞……傅松的死亡,只是槟榔作孽的一个新的例证,不给槟榔产业踩刹车,还会有更多的受害者。

槟榔作为暴利产业,牵涉广泛,与地方利益密切绑定,甚至成了个别地方的“支柱产业”。湖南省有7000多家槟榔相关企业,据称,全省槟榔食品生产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00亿元。而且之前,槟榔产业与娱乐业、饭圈高度绑定,有所谓“槟榔养活了半个娱乐圈”的说法,槟榔产业通过充当饭圈的“金主”实施对青少年的精准渗透,短短几年里把一个地方性小食品搞成满中国撒网铺货的大产业。这些现实也让职能部门投鼠忌器。

但是,如果放任槟榔产业不管,海量的利润流进了行业腰包,却把巨大的癌症危害、医保负担丢给了社会。

2019年,湖南槟榔协会曾发出文件,要求所有槟榔生产企业停止国内全部广告宣传,被视为主动“断尾求生”;2021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但是,仅仅禁广告,而不禁销售,对槟榔产业的限制成果有限。去年以来,这个产业并没有因此走下坡路,相反还在逆势增长,业内预计到2025年,中国槟榔产业的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而灾难性的后果就是:预计到2030年,湖南将有30万人因为嚼食槟榔而患上口腔癌,而全国预计将超过100万人!

“槟榔加烟,法力无边”的背后,是无数张因为口腔癌而被割得残破的脸;槟榔产业高歌猛进,赚得盆满钵满的背后,是沉重的公共健康悲剧。必须对这个带血的产业拿出“壮士断腕”的整顿决心。

横向比较一下,槟榔已经在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被认定为毒品,遭到禁售。曾经的槟榔第一生产国——泰国,其国民第一癌一度就是口腔癌,2012年泰国政府彻底禁售槟榔后,该国男性口腔癌发病率一度降低到 0.012%。

从目前浙江、四川的市场监管的大动作来看,一些省份已经在主动推动禁售槟榔,拿出了对人民群众健康负责的态度,希望更多的地方监管部门主动跟进。此外,希望在国家层面上,卫健、市监系统能及时出台统一的限制-退出-停售的一揽子措施,明确提出全面禁售槟榔的时间表,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向市场释放出明确信号:这个危害公众健康的产业不能狂奔下去。该下决心了!

(原标题:义乌永久性禁售槟榔!澎湃首席评论员:全面禁售槟榔,该下决心了!)

【责任编辑:蒋 杰】

【内容审核:孙令卫】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