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兰洋:昔日废弃矿山“变身”地质景区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郑邦京)人们很难把矿山和优雅的旅游联系在一起,但在儋州市兰洋镇境内,就有这样的典型案例:多年生态修复和景观升级让昔日废弃矿山“变身”为了地质景区。
11月8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来到位于儋州市兰洋镇莲花山下的这个地质景区,看着眼前景色宜人的绿水青山,很难想到这里多年以前还是废弃的矿山矿坑废渣堆场。
该景区紧邻万洋高速兰洋出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据介绍景区总体规划面积约852亩。
“我们这个景区的名称叫海南火莲花地质景区,所在区域的矿山生态修复,是‘海南省儋州莲花山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中的一个缩影。”该景区负责人肖建湘告诉商报记者,“海南省儋州莲花山矿山生态修复”已被列入国家自然资源部第三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记者采访后得知,90年代景区所在区域原还是废弃矿山,1998年开始进行保护性开发,因山制宜,经多年生态修复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让青山“整容”“变脸”,让矿坑长出景观,让废渣堆场重现绿意盎然生机。
从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据了解,该景区以地质景观和莲花文化为主题。景区选址原为废弃矿山,经多年生态修复和景观升级改造而成,形成了观音洞、莲花湖、莲花文化广场、菩提林、景观鱼池、黄金间碧林、亭台楼榭等景观,打造出了集地质遗迹观赏、地质科普、森林康养旅游、儋州调声特色人文等游憩项目的生态景区。
记者在该景区内看到,有一面积约9亩的观景鱼池甚是引人眼球,池内放养了各种观赏鱼和乌龟,供游客观赏和喂食体验。肖建湘说,这个观景鱼池是经过生态修复打造的景点,多年以前原是一个既大又深的采石坑,目前已成了众多游客打卡体验的网红地。
记者了解到,这里经过生态修复而打造成的景点,还有原为废弃采矿坑的莲花湖、原为废渣堆场的菩提林和黄金间碧竹林……
“景区于2021年1月1日开始营业,2021年接待游客人数313103人。景区内景观资源共有7大主类,分别是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水域风光、地质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目前正努力做好景区软硬件全面提升工作,让景区往更高颜值的旅游胜地发展。”肖建湘表示,“在儋州洋浦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作为旅游企业,我们对儋州未来的发展前景一致看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来配合儋州市委、市政府把儋州旅游业做大做强,搭建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把资源环境优势真正变成发展优势,以此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据悉,该景区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以游览、观赏、体验为主,现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第二期建设以科普、健身、养生为主,现正在规划建设中,规划建设项目主要有:通过3D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展现莲花文化的莲花宫科技馆、展现当地文化特色的美食购物街、氡泉养生度假中心等。
昔日的弃矿已华丽转身,美了一方山水,富了一方百姓。
【责任编辑:王晓倩】
【内容审核:曾 琪】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