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遍海口百年沧海桑田,老街“水巷口”即将“变身”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郑塞雯 实习记者 董欢 摄影报道)“去吃辣汤饭不?”“去哪儿吃?”“水巷口呗!”在海口人眼中能称得上“辣汤饭一条街”的,那便是水巷口了。近日,海口市美兰区政府发布一条公告称,自今年12月18日起,水巷口街将被设置为步行街,并分时段交通管控。
土味食肆藏在十二月的水巷口
12月14日中午,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来到水巷口,它西接博爱北,东连振东街,目前仍处在改造收尾阶段,部分商铺处于歇业状态,有的地面上堆积着砖块,不少工人们正穿梭忙碌着。即便如此,一排排柱廊形成的曲折蜿蜒小道内依旧藏着的阿公、阿婆们土味食肆,在人来人往的烟火气息下,使得这条闻名老街更添南洋风情。
正值12月,海南的冬日悄然来临,畅快淋漓地吃一碗辣汤饭,是许多老海口人在冬日里爱做的事。林记、陈记、姚记、吴记……在这条几百米长的街道上不仅有让人眼花缭乱的辣汤饭店,还有各种蒜香炸排骨、芒果肠粉、甜薯奶和老爸茶店等,让人流连忘返。一旁茶饮店的张老板表示,到了骑楼不来一趟水巷口,那便称不上到过骑楼,这条街道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有人问伊厝倚处啊,妹伊是水巷口的花。水巷口的花,水巷口的花,伊等阿哥的船回来乃上花轿,定情就在水巷口,阿妹等哥等到老……”有多少老海口人知道《水巷口一枝花》这首歌,它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海南女人等待着远下南洋、未归情郎的哀伤故事,而这个故事便发生在水巷口。
它曾是码头,观遍百年沧海桑田
“城中有河,河在街中,河岸是房,船在街中行,如在画中游。”早在明朝时期,水巷口就已经是琼州府的重要码头,随着时间更迭,到了清末民初,水巷口由于不断淤积变道而形成了码头街区的形态,南端的建筑沿水而建,与长堤路、得胜沙旁的海甸溪形成了一道亮丽的蒲港风景。
早年间,这里是海口最早的渡口码头,也是琼州府的官渡和繁华埠头,因此曾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道光年间,不少琼州人依水建商,从海口到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的来往三桅帆船超过百艘;民国后,来往于海口通往南洋的海内外轮船达十余艘之多,由此出海的海南人渐渐多了起来,水巷口见证了一段琼州人闯南洋出国门的历史。
说起水巷口名字由来,它原是河道连通,南与博爱老街相连,清朝时修建了建港路,商船可以直接开到门前,因而得名“水巷口”。以前的水巷口水域较现在宽阔,可将船只直接驶入,便于船只装卸货物及人员来往。商贸交流、人口往来使得水巷口一带成为旧时海口重要商业中心之一,并吸引着众多商贾聚集于此,开设商行,经营生意,由此带动了大量居民迁入居住。
商业的兴盛造就了一个个老街品牌商号的诞生和发展,同时也为后来人留下许多富有特色的商铺和民居建筑群落。于是,整片骑楼街区便依托着水巷口延伸开来,逐渐形成了现在规模的骑楼老街。水巷口既凝聚着老海口的历史记忆,也见证着海口开埠的繁华与海南人下南洋、闯东亚的光辉历史。
1924年,水巷口的老城墙被拆除,水道被填埋成路,取而代之的是有脚骑楼,正所谓“骑楼骑你头,翻风落雨总无忧”,恰好适应了海口的地理气候,水巷口街也成了当时海口最重要的工商码头贸易区。到了三四十年代,以东南亚海南华侨为主出资金,鼓励华侨回乡投资建房。商人们从南渡江上的大船将肥皂、布料、竹制品等货物搬运下来,再通过水或者陆的方式进行分销,甚至有些商家会对它们进行加工再卖出,而水巷口也成了当时跨洋巨商大户的加工贸易场所。
那时,世代以海洋为生的疍家人被水巷口的水上转运工作而吸引,便开船停靠水巷口,从此靠着水巷口的河域谋生,文昌鸡和辣汤饭也因疍家人的加入而变得兴旺。
来日可期,水巷口将成步行街
如今的水巷口繁华依旧,但沧海桑田,早已不临江而立,街道总长240米,总用地23.6亩,融于众排骑楼中,成为老街的一部分。在博爱南和水巷口的交界处,是一栋刻着“水巷口”三个大字的建筑物,也是一家别具一格的书苑,墨绿色的墙面挂着本地艺术家所创作的油画,临窗而放的是一台台茶座,书、画、茶的气息相沁,萦绕在每一个入座人的鼻尖。
再往里走,是与书苑相邻的海口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岁月的蹉跎在馆外建筑上留下了浅灰色的痕迹,过去的标语雕刻依然保留完好。每每有游客经过这里,总要驻足半刻,拿起相机记录下这栋饱含红色印记的建筑。
“这条街到下星期就被改造成步行街了,希望到时候能够变得更好吧。”街上一家茶饮店的吴老板说。据了解,待到水巷口成为步行街之时,将会按照分时段交通管控,每日凌晨六点到第二天凌晨两点,除了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外,禁止包括机动车和电动车在内的车辆通行。记者走访了解到,在水巷口的周边早已设置好了海口骑楼老街第1停车场、第2停车场等多个机动车停车场。此外,水巷口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将设置专门停放电动车的区域。
昔日的“东方威尼斯”已经走入历史的深处,如今的水巷口仍然是海口老城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目前该街道的改造处在收尾工作阶段,每栋骑楼的墙面都被粉刷装饰了一遍,在窗台边种植着一盆盆娇嫩欲滴的鲜花,置身于此,仿佛穿梭岁月回到百年之前。街上随处可见沿街店铺林立,熙熙攘攘;街边摊贩随处可见,热闹非凡;小巷内更是人流如织,车水马龙,都在品尝回味这条老巷的土味佳肴。
【责任编辑:王井爱】
【内容审核:林思冰】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