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上被检测出的“兴奋剂”,可能你天天都在吃!很多食物里都有
巴黎奥运会落下了帷幕
本届奥运会
兴奋剂再度成为舆论热点!
在巴黎奥运会期间
中国游泳队的运动员
被查200人次尿检
相关话题
也一度冲上热搜!
不少运动员
因食源性兴奋剂中招!
2022年9月15日,网球名将哈勒普在美网期间的兴奋剂检测中被发现尿液中含有禁药罗沙司他的成分,遭到4年禁赛。尽管她后来上诉成功,证明是误用了受污染的运动营养补充剂所致,但她耽误的体育时光却无法挽回。
2010年,北京奥运会女子柔道冠军佟文在2009年荷兰世锦赛上因克伦特罗呈阳性而被禁赛。佟文的教练吴卫凤表示:她是无意中吃了含有大量瘦肉精的排骨才造成这样的后果。
食源性兴奋剂
可能藏在你天天吃的食物里!
食源性兴奋剂,即为来源于食物中的兴奋剂,主要包括2类:
一类是天然存在的内源性兴奋剂;
一类是人为添加而残留在食品中的外源性兴奋剂。
在日常餐桌上,包括但不限于丁香、胡椒等香料,甘草、何首乌等中药材,火腿肠、肉松等肉制品,乃至打工人的“续命水”咖啡、“肥仔快乐水”可乐等等,全都属于食源性兴奋剂常见名录。
虽然吃的量少可能达不到真正的兴奋剂效果,但是运动员体内一旦检测到残留,这就百口莫辩了。
为了避免误食食源性兴奋剂,国家体育总局对国家队运动员的外出就餐做出了一些限制和规定,以确保运动员在饮食上不会不小心触碰到兴奋剂的红线。
普通人误食食源性兴奋剂
会有害吗?
专家解释称,一般情况下,天然含有食源性兴奋剂的食品含量较低,如胡椒果实中只含约5%-9%的胡椒碱,因此,普通人在日常摄入时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此外,普通人也不存在兴奋剂检测的问题,因此,这些被列为食源性兴奋剂的香料和食物都是可以正常添加、放心食用的。
(原标题:奥运会上被检测出的“兴奋剂”,可能你天天都在吃!很多食物里都有)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肖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