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监局发布汽车消费提示 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2025年海南省汽车、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于1月1日起实施。1月26日,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汽车消费提示,切实推动政府惠民举措落实落细,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让消费者切切实实享受政策红利。
据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绍,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老旧车辆的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压力,汽车以旧换新政策逐渐成为推动汽车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汽车是复杂而精密的工业产品,随着行业技术不断创新,要辨别其品质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并且售前售后服务流程较长,增加了消费纠纷出现的概率。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妥善选择购买渠道。购车前,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明确购买汽车的目的和用途,选择合适的车型和品牌。做好相关的行情调查,如咨询身边用车朋友、查阅车辆资料、观看视频介绍和测评讲解等。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提前了解拟购车辆车型是否成熟、品牌口碑信誉度、重要核心配件是否存在明显缺陷等信息。选择车辆经销商时,优先选择市场口碑好、技术成熟、售后服务网点多、信誉好、规模大、积极解决维权纠纷、资质齐全且有授权的销售企业,确保售后服务稳定可靠。购车时,可要求经营者对车辆作出真实全面的介绍,尤其注意商家补贴让利的实质内容,不被打折优惠和促销降价所迷惑,防止踩入“名为优惠,实为降配”的陷阱。
同时,签订有效购车合同。不管是全款付清还是按揭购车,都要与商家签订正规书面合同。签订合同前要认真审阅,注意区分订金与定金的差别,将双方商定的购车金额、车辆种类(型号、颜色、标配/选配等)、违约责任、交车时间、赠送礼品等细节备注标明,不轻信销售代理或客服人员的口头介绍和承诺。要特别注意涉及金融服务费、保险费、代办费、礼包费等条款,细心查看是否存在消费陷阱。遇到强制捆绑、变相加价、不合理费用等经营行为,要勇敢坚决地说“不”,待协商一致后再行成交。若发现免除己方责任或排除消费者权利的格式条款,要及时向对方提出异议。
此外,逐项验收再签字。提车时,可查验随车交付的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车辆一致性证书、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三包”凭证等相关资料,核对车型、排量(或电机功率及电池容量)、出厂年月、车架号等主要信息内容,以免购买到出厂就存在外观瑕疵或质量问题的汽车,因库存、积压、运输不慎而产生损伤的汽车和改造翻新的旧车。若发现车辆存在瑕疵或与合同不一致的情况,可当场及时向经营者反映,要求更换车辆或拒绝提车。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提醒,保管好相关票证。购车后要保留好交易凭证、发票、说明书、购车合同及贷款合同等各类凭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时间或里程范围到维修店保养,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增强消费维权意识。如遭遇消费纠纷,可及时与经销商联系,积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若协商不成,可及时拨打12345、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网站、公众号、手机App等渠道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王俊超】
【内容审核:李彦昆】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