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出台专利申请预审服务管理办法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徐明锋)2月7日,记者获悉,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于2月6日印发《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申请预审服务备案主体、代理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旨在进一步发挥专利申请预审服务对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作用,并规范备案主体和代理机构的管理工作。
《办法》明确指出,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对海口市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产业领域的专利申请开展预审服务和预审管理。备案主体是指在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成预审备案审核,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备案的企事业单位;代理机构则是指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设立,并由备案主体委托办理专利申请预审相关业务的专利代理机构。
专利申请预审服务是指备案主体在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专利申请之前,可先行向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交专利预审申请。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对符合条件的高质量专利申请实施预先审查服务,使其能够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申请快速审查通道。值得注意的是,专利申请预审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
《办法》对备案主体和代理机构的申请条件、申请流程以及管理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备案主体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在海口市行政区域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生产或研发方向符合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产业领域、具有良好的知识产权工作基础等。代理机构则需满足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设立、无不良信用记录等条件。
在申请流程方面,备案主体和代理机构均需在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业务系统进行注册,并提交相关申请材料。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上报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备案主体和代理机构方可获得预审服务资格。
此外,《办法》还强调了预审申请的规范管理,包括预审流程、预审要求以及不予接受预审请求的情形等。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对预审请求进行核实和审查,确保专利申请的质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预审请求,将不予接受。
为确保专利预审工作的有序进行,《办法》还规定了备案主体和代理机构的动态管理机制。对于不遵守规范的备案主体和代理机构,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给予提醒、暂停预审服务、取消备案(注册)资格等处理。
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表示,出台《办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专利申请预审服务工作,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将有助于推动海口市产业创新发展,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据悉,《办法》自印发之日起试行,由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负责解释。备案主体和代理机构应当关注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布的各项信息,配合相关管理工作,共同推动海口市知识产权保护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李彦昆】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