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破获一起重大珊瑚盗挖案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黄桂风 摄影报道)4月15日,一面印有“真诚守护碧海蓝天,执法神速守卫珊瑚”的锦旗,被郑重地送到了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支队。这面锦旗,承载着海南省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协会及广大志愿者对执法部门高效打击盗挖珊瑚行为的由衷赞誉。这背后,是一场由志愿者提供线索、协会联动、执法部门24小时雷霆出击的海洋生态保卫战。
3月29日晚,一段发布于抖音平台的短视频,引发人们关注。画面中,一名男子在海岸边大肆采挖活体珊瑚礁,动作娴熟且毫无遮掩。这一场景被海洋保护志愿者刘义程敏锐捕捉。“视频中的地貌特征与儋州排浦镇珊瑚保护区高度吻合!”凭借参与珊瑚生态调查的经验,他立即将线索提交至海南省蓝丝带海洋环境保护协会。
协会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经定位确认作案地点为儋州市排浦镇叶榕海滩,随即通过政社联动渠道,将证据同步移交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及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3月30日,儋州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当天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现场查获盗挖的珊瑚礁及作案工具。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同步赶赴现场,固定证据并开展勘查。值得注意的是,案发地海滩及周边区域其实早已醒目设立“珊瑚礁受法律保护,不可破坏不可采”的警示标识,但仍有不法分子罔顾法律红线,公然铤而走险。珊瑚礁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线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南省高度重视珊瑚礁保护工作,相关法规中明确了一系列禁止性规定。
“从线索提交到嫌疑人落网,仅用24小时!”志愿者刘义程感慨道。这场高效行动的背后,是“公众监督+行政执法”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此次案件得以迅速侦破,得益于儋州市公安局生态警察支队迅速响应、果断出击。同时更彰显出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等执法机关的高效协作合力,以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执行力,严厉打击了这起严重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珊瑚礁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海洋生态资源,非法采挖、销售均属违法。”儋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办案人员告诉记者,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已被刑事拘留。环境保护是全体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执法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欢迎群众提供环境违法线索,执法部门将保持高强度执法监管和大力度排查,结合群众监督举报,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
海南省蓝丝带协会会员管理中心主任周吉祥表示,此次赠旗既是对执法部门高效工作的感谢,也是对公众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倡导。作为海南省5A级社会组织,该协会始终聚焦海洋生态保护,通过科普宣教、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社区共治、动物救护等多维度工作,构建全方位的海洋保护体系。
“我们将持续优化志愿者参与机制,让民间力量成为执法工作的有力补充。”周吉祥说,此次政社联动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今后预防和打击海洋环境违法行为提供了新思路。下一步,协会将进一步深化与执法机关的协作,以“海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为依托,积极推进全省志愿者参与“美丽海南,志愿有我”品牌项目建设,为打造“美丽海南”生态环境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黄奕宏】
【内容审核:符 坚】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