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清洁能源岛 2.0 版绿色低碳发展大会在海口召开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李兴民)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演变、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海南省依托独特资源禀赋,推动清洁能源岛2.0版建设。4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综合系统专业委员会与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办的 “海南清洁能源岛2.0版绿色低碳发展大会”在海口顺利召开。
4月26日上午,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综合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刘永前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谭天伟,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艳春,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区总裁李荆,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区部总裁高军,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副院长齐冬莲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表达了对大会的期待以及对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的展望。
大会期间,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秘书长龚婕发布了《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典型案例》。她指出,今年以来,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斟酌筛选出九个大类的案例,基本涵盖了海南省清洁能源岛建设的主要方面,体现了践行海南“双碳”目标、谱写美丽海南新篇章的具体行动。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综合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许洪华主持开展了报告分享会,邀请各界专家展开了集中交流与探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分享了《非化石电氢耦合的新型能源体系构想》的主题报告,提出构建以绿氢为核心的非化石电氢耦合能源体系,通过绿氢发电调峰与衍生燃料替代双路径,破解新能源高占比电网运行难题,驱动钢铁、航空等高碳行业深度脱碳。
德国能源署北京联络处主任、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执行主任陶光远在报告《能源转型2.0时代的零碳园区和零碳岛》中指出,能源转型2.0需以绿氢耦合与智慧调节为核心,破解风光电消纳与系统灵活性难题。他提出三大路径:一是构建“波动电能+零成本储能”体系;二是创新农光互补模式;三是重构零碳园区标准。
深度参与能源法起草专家梁志鹏先生针对海南建设清洁能源岛,他建议依托资源优势建成新型能源体系,并创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机制,推动智能电网与绿色能源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朱彤分享了《能源转型2.0的零碳能源系统》的主题报告。报告指出零碳园区作为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条件已成熟,可成为推进系统转型及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办公室主任、海南区域总经理王占举在《“双碳”目标下海洋能源的产业创新与实践》主题报告中建议,强化零碳园区制度创新,资源分配要向推动产业进步的主力企业倾斜,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本届大会还设立了四大专题论坛,汇聚高校院士专家、企业领袖及一线研究人员,分别从“可再生能源零碳园区与源网荷储前沿技术及其典型应用”“超强台风多发地区风能、太阳能的可持续发展”“海南自贸港特色清洁能源体系构建”“电-氢-X多能互补系统的技术耦合与场景创新”四个主题出发,通过理论探索、案例分享及技术路演,展开深入交流,推动学术研究成果与行业创新开发有机融合,助力新型能源加速发展。
据了解,本届大会以创新视野与务实行动勾勒出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的全景蓝图,通过系统研讨,构建了从技术攻坚到产业落地的完整创新生态链。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符 坚】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