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具备独立开展血液透析服务能力 让群众在“家门口”好就医、就好医

2025-04-29 17:26 白沙融媒体中心

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具备独立开展血液透析服务能力 让群众在“家门口”好就医、就好医

在“家门口”好就医、就好医,是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最朴素的期盼。在海南中西部山区,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以下简称白沙分院)血液净化科已成为当地肾病患者的“生命港湾”,从患者辗转求医到“家门口”便捷治疗,这家县级医院的血液透析服务从空白起步,发展到具备独立开展血液透析服务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据介绍,白沙分院2022年启动血透室搬迁扩增改造项目,并采购先进的血液透析设备,增设了梅毒、乙肝阳性患者分区透析管理设施。其中,血液透析机器设备增至21台,并拥有1套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显著提升诊疗安全性和承载能力,现开展项目包括常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等血液净化疗法。目前,已累计救治在透患者2.3万余人次。

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院长王开琼说:“派驻了血液透析的专家以及护理团队,在托管以后,我们加强了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同时我们把本地骨干医生送到海南省人民医院总部进行进修学习。白沙分院的血液透析服务能力,是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白沙县域所有终末肾病患者的血液透析服务要求,现在老百姓也不需要从我们白沙到周边的市县,或者到海口,或者到其他省份去治疗。”

2023年,随着海南省人民医院与白沙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托管共建模式的健全,白沙医疗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推动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包括血液透析服务能力在内的医疗卫生事业实现规范化发展。省级医院首批派驻专家团队中包括血透领域主治医师潘明娇,她将省级医院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和先进管理经验引入山区,着重从人才培养、优化科室工作流程、个体化管理透析患者、开展新技术等方面提高血液净化科的医疗服务能力。有了省级专家“传帮带”培养本地医疗团队的加持,无隧道无卡夫透析导管置入技术,以及药物中毒血液灌流治疗、带隧道带卡夫导管拔除术等技术得以引入并成熟应用,包括血液透析服务能力在内的医疗水平得到了综合提升。

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血液净化科主任潘明娇说:“我们与省院建立起远程会诊系统,形成‘基层救治—上级支持’的协同模式,并对患者实施分组管理,实现‘一对一’指导、用药和宣教,这种指导模式使患者整体质控指标得到了逐步提升,去年年底我们的贫血控制率提升至75.4%,血磷控制率也提升到了52.2%。”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一种重要的替代疗法,就是在体外架设一个肾脏的“替身”,用以模仿肾脏排出体内毒素和水分,缓解病情、改善生存品质。

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血液净化科护士长陈中权说:“血液透析是应用最广泛的透析方式,它的好处是短时间内可以使病人的血液生化回归正常水平。但是,治疗的时间比较固定,需要患者每周3次做血液透析,一次要花费四五个小时。所以,不能就近就医的话,对患者来说是相当不便的。”

白沙分院血液净化科里,医护人员采用扣眼穿刺技术,解决患者穿刺痛、穿刺难问题,并规范护士绳梯穿刺技术,达到减少渗血风险,延长血管使用寿命,降低动脉瘤形成风险,减少狭窄发生率。

血液透析服务能力的提升,让当地的患者不再因技术局限而辗转求医。符升朝就是受益者之一。曾经,每周3次的血液透析治疗让他疲于奔波,辗转儋州治疗,费时费力。如今,“家门口”即可实现“一对一”治疗服务,让他能够“躺平治疗”。每每谈起,符升朝都会情不自禁竖起自己的大拇指。

患者符升朝说:“我是白沙人,刚病的时候,我都是在那大做血液透析,后面白沙有了血液透析机器之后,就回来这边做了,一直都在白沙做,在这边来回也方便。”

与此同时,医院通过严格控费、优化医保结算流程等措施,实现门诊与住院次均费用“双减”。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血液透析治疗量较2023年增加15.6%,2025年第一季度较2024年同比增加8.6%。

海南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院长王开琼说:“今年10月份之前,我们医院的扩建项目将落成投入使用,我们在新的项目内,设立了新的血液透析病区,将来在血液透析方面,我们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病房条件和治疗区域,还有更好的血液透析设备,为我们白沙群众,以及周边有这样需求的群众,带来更高质量的血液透析服务。”

(原标题:省人民医院白沙分院具备独立开展血液透析服务能力 让群众在“家门口”好就医、就好医)

【责任编辑:冯   超】

【内容审核:吴钟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