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许文玉)近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五一”假期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消防、交通、食品、防溺水、防诈骗等安全教育,落细落实各项工作举措,确保校园和师生安全。
开展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各地各校在“五一”放假前,要结合正在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专项行动和燃气安全排查整治,重点加强对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食堂、实验室、教室、图书馆、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台账,实行整改销号制度,确保校园安全。
加强校园门岗管理和安保工作
各地各校要认真落实2025年“护校安园”工作方案要求,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假期期间,要加强校园门岗和师生宿舍安全管理,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要加强校外无关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的管理;要加强护校巡逻频次,对校园及周边进行重点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员和各类安全隐患,应及时排查、监控、汇报和进行必要处置,确保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初始萌芽状态;要关好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等门窗,关闭其室内电源,切实做好“五一”假期的防水、防火、防电工作。
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
各地各校要充分发挥“1530”安全教育模式,在“五一”放假前通过主题班会、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等线上线下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游泳安全、防火安全、防学生欺凌、心理健康、饮食安全以及治安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不参加可能危及自身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活动,不进入营业性网吧、歌舞厅、酒吧等社会娱乐场所;要重点加强对“五一”期间留校学生管理,摸清留校学生底数,对在校学生活动进行周密安排。各地教育局还要主动对接市县政府,发动乡镇政府、村委会干部、公安民警等有关部门,加强对风险水域、农村道路的巡查排查,及时劝阻未成年人不安全游泳和违法违规骑(乘)电动车、摩托车等行为。
持续强化预防学生溺水
各市县教育部门要主动协调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共同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广泛开展“六不”宣传,重点提醒学生不私自下水游泳,遇到他人溺水要积极主动呼唤周围成年人施救,防止盲目下水施救、手拉手施救,造成连带溺水身亡事故。以农村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随迁子女等为重点,健全关爱措施,定期开展家访,督促家长切实加强监管,严防出现监管空白。教育部门要会同街道(社会)和民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在假期期间精心组织各类托管服务、开展娱乐活动,减少私自下水现象。
加强家校社协调联动
各地各校在“五一”放假前要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群、微信群和致家长一封信等方式,温馨提醒并要求每一位家长,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家长,在“五一”假期务必履行对学生非在校期间的安全监护责任,对孩子外出一定要做到“四知”;严禁将电动车和摩托车分别交给不满16周岁和18周岁的孩子骑行上路。指导学生及家长合理安排假期活动,确保安全度过假期。
高度重视汛期防灾减灾工作
随着气温回升,天气转暖,各地即将陆续进入汛期,溺水事件和台风、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进入高发期。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排查学校及周边各类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广泛开展汛期防灾避险宣传,及时发布预警提示,落实排险避险具体措施,切实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做好节日期间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假期应急值守工作,严格落实值班和带班制度。带班领导要保持通讯畅通,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并认真履行报告制度,不得瞒报、谎报、少报、漏报;要健全安全应急协调和处置机制,遇有突发事件或重要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报送属地党委政府的同时,向教育厅值班室和对口业务处室报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应对和处置。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吴钟旺】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