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将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开展系列活动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柯育超 史若木 摄影报道)5月13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召开,海南省贸促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林春红,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二级巡视员赵红,海南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张静,中共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交流协作处(国际合作处)处长齐静文在会上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据了解,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在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期间盛大举行。经省委、省政府和中国贸促会批准,海南将于5月23日至25日举行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主题为“向绿图强·开放共享”。届时,海南将充分利用大阪世博会这个国际化平台,通过宣传视频、招商推介和经贸交流会等形式,全方位展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成就,向世界宣传推介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升海南的国际影响力。
在企业参与度方面,林春红介绍,此次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正是海南借助国际平台深化对日合作的重要窗口,海南企业参与热情空前高涨。从参与规模看,省贸促会组织的海南经贸代表团汇聚了近40家企业,涵盖医药、珠宝、大健康、智慧农业等领域,既展现了海南现有产业优势,也体现了自贸港开放型经济的包容特质;与此同时,三亚市政府专门组团赴日开展医疗康养招商推介,聚焦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重点领域,靶向对接日本优质资源。
在活动安排上,海南代表团不仅将深度参与世博会海南活动周开幕式、海南自贸港宣传推介及经贸交流会、海南—兵库企业经贸交流会等规定议程,更主动谋划“增量动作”——应企业诉求,省贸促会将于5月22日上午在东京专门举办项目对接会,定向邀请日本医药、珠宝、农业等领域龙头企业参会,力求通过精准撮合,推动海南企业世博行结出更多订单合作、技术交流、产业联动的实质性成果。
在文旅方面,赵红表示,在大阪世博会期间,海南省旅文厅精心筹备,将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向全球观众全方位呈现海南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世界领略海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一是在世博会中国馆非遗展区,以“南溟技忆,百卉千华”为主题,聚焦海南3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图文展示、实物展示、现场演示和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重点展示椰雕、黎族饰品、黎锦制品及一系列非遗文创产品,深度诠释海南非遗技艺在历史长河中的精湛传承与深厚文化内核。二是选派了10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在现场进行活态展示。展示项目涵盖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黎族泥片制陶技艺、黎族竹木器乐、海南椰雕、海南沉香等极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通过传承人技艺展示和专业讲解,全方位地呈现海南非遗的独特魅力,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海南非遗的独特韵味,了解海南非遗艺术价值。三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海南唯一的“人类”级非遗项目黎锦技艺,本次活动特别增加黎锦走秀节目。舞台上,模特将身着融合现代时尚设计理念的黎锦服饰,以动感的步伐和自信的姿态,展现黎锦与现代时尚的结合,通过动态展示黎锦服饰与现代时尚的结合,向世界传递海南非遗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时代信号。
此外,在30分钟的海南周开幕式文艺演出节目设置上,将有针对性地着力于海南自贸港的开放,根植于深厚的文明,用开场歌舞《福寿赋》向世界传递友谊与祝福;用舞蹈《爱在三月三》舞动出多姿多彩、热情独特的民族风情;用黎族竹木器乐与百鸟和鸣上演《雨林天堂》生生不息、和谐共生的诗篇;用黎锦非遗走秀展现传统与时尚的双向奔赴,秀出海南黎族织锦经纬交织的千年脉络,秀出世界级非遗的东方密码;用歌舞《酷酷的海南》绽放海洋文化省份的精神气韵和现代化气息,向世界展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立体画卷。
在碳普惠体系建设与开发方面,张静介绍,碳普惠是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增汇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后,赋予某种形式的信用指标(例如碳积分、碳减排量等),并运用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市场交易等方式建立的,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正向引导机制。
作为海南涉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有益探索,海南碳普惠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向绿图强高质量发展方面主要做了四项工作:一是构建制度体系与管理系统。经省政府同意于2023年2月印发《海南省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碳普惠、碳账户等基本概念,规范了低碳场景管理、碳普惠方法学管理、碳积分管理、项目减排量管理、碳普惠交易管理等内容及各方职责。依托“海易办”平台建设全省统一的碳普惠管理系统。二是创建低碳场景,激励公众低碳行为。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将经营场所、公共场所、公共机构等打造成为低碳场景,实现一网通办“零跑动”、新能源汽车出行、步行和亮码办事四大绿色应用场景中绿色低碳行为的碳积分收集与权益兑换。三是开发碳普惠方法学,为生态产品提供量化标尺。发布了《海南红树林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海南省碳普惠(橡胶林碳汇)方法学》,鼓励按照碳普惠方法学科学申报项目减排量,结合生态优势积极开发蓝碳绿碳产品,依托相关方法学开发了万宁小海、琼海沙美内海红树林碳汇和白沙地区橡胶林碳汇等减排项目,备案减排量合计超过24000吨。四是促进碳普惠减排量消纳与价值实现。印发《关于鼓励开展海南省大型活动碳中和的指导意见》,倡导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海易办”碳普惠管理系统自愿购买减排量实施碳中和,鼓励大型活动组织自愿购买减排量实现大型活动碳中和。积极探索“司法+碳汇”实践,拓展生态产品消纳场景。主动服务全省碳普惠交易,创新基于碳汇资源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力海南向绿图强高质量发展。
在组织开展活动方面,齐静文介绍,活动周期间,将在开幕式上积极推介海南自贸港。同时,联合省贸促会在日本大阪举办一场面向日本企业家、商协会的经贸交流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推介,全面深入展现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优势与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提升海南自贸港的显示度。
自《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以来,中日两国构建了高水平的经贸合作机制,在经贸合作领域形成了深度融合的伙伴关系。海南自贸港作为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之一,与日本地方交往频繁、经贸交流密切,在制度型开放、产业发展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未来,海南将充分发挥自贸港开放政策和平台优势,与日本各界加强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日本在推动RCEP协议落实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加大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探索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先行先试,努力打造我国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责任编辑:王俊超】
【内容审核:符 坚】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