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新成员”!海南发现一批新物种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李兴民)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日,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4年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海南生物图鉴又添新成员,确定了2种新物种、35种中国新记录种、71种海南新记录种。其中2种新物种为白边喇叭菌和素贞灵芝。此外,海南省林业局也发布了1个新物种——自然保护地壁虎。
2025年,海南师范大学曾念开团队在海南省五指山市开展调查时,经形态解剖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确定为鸡油菌目齿菌科喇叭菌属新物种。
该物种最主要的特征是:籽实体非常小,菌盖与菌柄分界明显,菌盖表面灰褐色、边缘白色,籽实层体表面白色带紫色调,担孢子较小。
该种可食,且与壳斗科植物形成共生关系,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维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Life》。
2025年,海南师范大学曾念开团队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开展调查时,经形态解剖与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确定多孔菌目灵芝科灵芝属新物种。
该物种最主要的特征是:菌盖棕红色至深棕红色,菌肉近白色,菌孔较大,籽实层体表面初期淡黄色、成熟渐褪为白色,担孢子相对较大,菌丝生长于地下的腐木上。
该种可药用,民间当作赤芝使用。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真菌学期刊《Journal of Fungi》。
20多年来,曾念开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大型真菌的研究,海南各地森林是他们的科研前线。截至目前,曾念开团队已经发现并命名了5个大型真菌新属和115个新物种。
“海南生物多样性丰富,孕育出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同时它们又得到很好的保护,我们科研工作者才有机会在野外发现它们,并对它们开展研究。”曾念开说,未来将继续开展大型真菌研究,向更多人展示海南这个“天然菌种库”的魅力,助推海南生物多样性保护。
日前,海南省林业科研工作者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发现一个壁虎属新物种——自然保护地壁虎,这是首个在海南本土发现并命名的壁虎新物种。
2024年10月,海南林业工作者周润邦和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陈凯峥等人,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进行科学考察。“当时我们看到的这只壁虎整体颜色是偏绿色,起初我和同事周润邦认为这可能是基于其生境的大石头,上面都是布满绿色青苔,所以它表现为一种保护色。”随后,周润邦与陈凯峥又在附近的一处棕色树干上又发现另一只壁虎,其体色也是偏绿色,且和树干的棕色形成较为鲜明的色差。“这时候我们开始怀疑它会不会是一种未知物种。”陈凯峥说。
考察结束后,周润邦与陈凯峥立即开始做形态比较,同时和相关专家对这只壁虎的系统发育和遗传差异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比对物种分子鉴定的参数和形态,第一时间掌握其与已知壁虎属物种存在明显的遗传和形态差异,随即确认其为壁虎科壁虎属新物种。”
“这是海南首个本土自主发现和命名的壁虎属物种,目前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陈凯峥说。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符 坚】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