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改变汽车使用性质酿事故,赔偿问题何解?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了!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柯育超 通讯员 李凌燕 高媛)私家车擅改用途进行营运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应否承担商业三者险赔偿责任?近日,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宗交通事故赔偿案件。
2023年12月5日晚,孙某顺步行过马路时未走人行横道且右侧来车时中途倒退,被冯某俊驾驶的小轿车(车速为62km/h,系超速行驶)碰撞,造成孙某顺受伤经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及车辆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某市交管大队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冯某俊与孙某顺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经查,肇事车辆为刘某所有,并在某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和限额100万元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且本案交通事故发生前,案涉车辆使用性质已改变,被长期用于从事营业运输。另查明,李某书系孙某顺妻子,孙某宇系孙某顺的儿子。事故发生后,某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死亡伤残费用责任限额内向死者家属先行赔付了5万元。
原告李某书、孙某宇请求法院判令:各被告共同赔偿原告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丧葬费等各项损失70余万元。被告刘某、冯某俊对原告主张的部分赔偿项目的计算标准有异议,且认为由于肇事车辆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故原告主张的各项损失应由某保险公司进行赔付。被告某保险公司认为,车主刘某在投保时明确该车辆的使用性质为非营业用途,案涉机动车商业保险保险单约定该车辆的使用性质亦为非营业用途。保险期间,刘某将车辆出借给冯某俊从事违规营业运输,案涉车辆被改变车辆使用性质,用于营运运输,造成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根据商业三者险条款约定,保险公司不承担本案商业三者险赔偿责任。
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被告某保险公司向原告李某书、孙某宇赔偿各项损失439475.17元。某保险公司、李某书、孙某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经审理,判决:一、撤销一审判决;二、某保险公司在交强险死亡伤残费用责任限额内向李某书、孙某宇赔偿130000元;三、冯某俊向李某书、孙某宇赔偿243239元;四、刘某向李某书、孙某宇赔偿60809.75元;五、驳回李某书、孙某宇的上诉请求。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根据案涉商业三者险相关条款约定,被保险汽车被改变使用性质等,导致被保险汽车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且未及时通知保险人,因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保险事故的,该损失某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案涉车辆系私家车,刘某为该车辆向某保险公司投保第三者商业保险时,明确案涉车辆的使用性质为非营业。某保险公司已履行了免责条款的提示和说明义务,本案的免责条款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相关证据亦足以证明案涉车辆使用性质改变,被长期用于从事营业运输,造成危险程度显著增加,但刘某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及时通知某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免责条款已经生效,某保险公司不承担本案商业三者险赔偿责任,其只需承担在交强险死亡伤残费用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刘某作为案涉车辆的所有人,将车辆出借给冯某俊从事违规营业运输,对本次损害的发生有一定过错,结合全案事实和证据,故判定刘某承担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20%的赔偿责任,剩余部分由肇事司机冯某俊承担赔偿责任。
【责任编辑:谢镇蔚】
【内容审核:李彦昆】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