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超4000例!海南疾控发布《家庭防蚊清单》→
随着气温升高、降雨频繁
蚊虫进入活跃期
广东省已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
登革热疫情也进入快速上升期
截至7月24日
佛山市5个区已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
确诊病例超过4000例
防控形势不容忽视
7月25日
海南省疾控发布了《家庭防蚊清单》
快收好并行动起来
让蚊虫无处遁形!
《家庭防蚊清单》
一、核心原则:清除蚊虫孳生地
戳图看视频
二、物理防护:减少蚊虫叮咬机会
三、化学防治:必要时科学使用药剂
四、日常习惯:长期坚持防蚊意识
通过以上清单
可系统性切断蚊虫的
“生存链”和“叮咬链”
从家庭层面筑牢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预防防线
应急侠科普课堂
基孔肯雅热是什么?
是怎么传播的?
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
和登革热相比
基孔肯雅热有什么不同?
如何通过“每天10分钟、雨后10分钟”
防蚊灭蚊?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和登革热一样,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
但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报告过这个疾病。
感染后有哪些症状?
基孔肯雅热以发热、皮疹、关节痛为主要症状。
发热
体温一般以中低热为主,小部分有高热,2到3天就会退热。
皮疹
发生的时间比较早,一般起病第1到3天就会出现皮疹,主要在躯干、四肢、面部、手掌等地方,大部分是斑丘疹,病情好转后会逐渐消退。
关节疼痛
多数发生在手指、手腕、脚踝关节,比较少发生在大关节,比如髋关节、肩关节等;疼痛以肿痛为主,相对比较剧烈,但缓解较快,关节皮肤温度升高但无明显潮红。
部分患者还会有头痛、乏力的现象,极少数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
感染后如何治疗?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也没有针对性疫苗,临床主要以退热、止痛、止痒等对症处理为主。
通过对目前出院病例的临床观察,通常5到7天可以痊愈,均为轻症病例,发病后第5天核酸检测转阴率约为50%,第6或第7天转阴率接近100%。
和登革热有何区别?
相同点
均由伊蚊传播,热带亚热带多发,初期均有高热、头痛、肌肉痛。
不同点
基孔肯雅热发热期较短,关节痛更剧烈且持续时间更久。
预防关键在于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基孔肯雅热是伊蚊传播,伊蚊(花斑蚊)是依靠积水繁殖后代的,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
戳图看视频
灭成蚊
在家或通过家用的各类灭蚊药物,如电蚊香、灭蚊片、灭蚊喷雾罐等灭蚊。
清积水
清除生长伊蚊(花斑蚊)产卵的地方。伊蚊(花斑蚊)是依靠在各类小型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产生幼虫。通过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蚊虫孳生。
防叮咬
家庭住宅可安装纱门、纱窗,睡眠时使用蚊帐;在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涂抹避蚊胺等驱蚊剂。
为了您和您家人的健康,请市民朋友们积极行动起来,人人齐动手,“每天10分钟、雨后10分钟”积极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整洁环境、防蚊灭蚊。
重要提醒
每天10分钟、雨后10分钟
清光积水死角
做好个人防护
配合防控措施
防叮咬、早诊治
可有效阻断传播
如有症状,请及时就医
(原标题:警惕!超4000例!海南疾控发布《家庭防蚊清单》→)
【责任编辑:赵康丽】
【内容审核:李彦昆】